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9月新势力造车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9月新势力造车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为什么叫造车新势力?
造车新势力是对比传统车企而言的,新势力一般以电动车和混动车为主要产品线,融合互联网思维,更加关注终端客户的体验,以打造完备的汽车生态圈为最终目的。
目前造车新势力已经是第二波了,比较出名有理想、蔚来、小鹏,其它还有国企背书的蓝图,华为等。
比亚迪为什么不算造车新势力?
比亚迪既不算是传统车企,也不算是造车新势力,或者我们可以说它二者参半。比亚迪和所有的传统车企都不同,它入局汽车领域的初心就是利用自身的电池技术研发生产新能源汽车。
蔚来9月底前裁员1200人,造车新势力如何过冬?
中国汽车行业已经高速发展了二十年,这几年出货每年都一千好几百万辆,国内市场虽然还有发展空间,但是再像前几年那样高速也不现实。
汽车行业关键是核心技术,中国在燃油车方面已经落后几十年,而电动车的出现给了我们弯道超车的时代机会,关键还是核心技术,我们基本和国外同步研发,只有核心技术过关了,领先了,我们才有未来。
现在经济寒冬首先考虑生存,裁员压缩成本最有效,先保证现金流,再练内功,攻克了核心技术一定会有未来。
消费的更新换代和技术的更新换代在未来五年十年一定会到来,机会永远是给有准备的创造者的。中国汽车加油!
技术还不成熟,大多是政策驱动而非市场驱动,市场驱动才有生命力;车的本质还是安全性,可靠性,其次才是先进性,搞反了;资本市场讲故事,都是为了***,以利于资本的退出,独角兽太多了,产业需要扎扎实实的积累。如何过冬?还是要按企业经营规律办事!
资本寒冬,任何车企都不好过。
老牌车企还经常裁员、撤场呢。比如北京现代汽车。新的车企日子肯定不好过。
我们期望老的行业能有新的入局者,来带动新的科技进步。在科技进步过程中,劳动者失业也是大家都不愿看到的情景。
劳动者只能本着终身学习的想法,不断应对生活的挑战
造车新势力蔚来,小鹏,理想,威马哪个最有可能走到最后?
大抵记得应该不是第一次有好事者问起关于蔚来、理想、小鹏、威马等造车新势力谁能笑到最后的问题,也大抵不止一次撰文表达过对它们的客观评论,结果最惊人的不是收到小白和水军的讨伐,而是收到其中一家车厂经公号传来的苍白无力的施压。
但试驾时间终归忠于事实,并偏执于站在消费者利益一侧,辨明真理。
对此,我们以为小鹏有可能坚持更久,其它厂牌就不知道了。
关注我们 懂得更多
文/二哥
平门知事工作室出品
抱着赚快钱的目的加入造车行列的新势力,靠着资本的支持走到今天,并各自拥有了比较可观的媒体***和用户群体,似乎可喜可贺了。
2022年1月份,小鹏、理想、蔚来、哪吒、威马和雷丁等“新能源”厂牌分别销售12922辆、12268辆、9652辆、11009辆、2200辆和2071辆,同***别增长114.83%、128.07%、33.59%、401.55%、7.8%和832.88%,环***别增长-19.23%、-12.91%、-7.***%、8.7%、-56.54%和-52.64%。
近期销量的此消彼长相对更长远时间销量的巨大变化看似微不足道,并可能会让无数人对造车新势力的未来充满期待。
然而,这一切可能只是表象。
伴随***补贴逐渐消退、消费者消费思想逐渐觉醒,没有一技之长仅以拿来主义堆叠技术,并以违背常识的营销噱头收割韭菜的蔚小理、威哪云们会最终走向没落直至消失。
我们推进新能源汽车项目的初衷在于节能减排福祉后代,但蔚来、理想、威马等车企出手就是能量消耗极高的中大型SUV,显然错误至极。
车型大小或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宣称不降价是对消费者负责的蔚来汽车,拿着没有电池的空壳售价二三十万、三四十万;重要的是装着1.2T三缸发动机,加上一套电池电机的理想ONE成了能挂绿牌的“新能源”汽车!
荒唐至极!
为什么特斯拉能够成为中国乃至全球销量第一的电动汽车品牌?理由很简单,怀揣梦想,制造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车型,并依据实力变化实时调整售价让利于更广大消费者!
反观国内电动汽车制造商,无论是貌似转型成功的比亚迪还是新势力蔚小理,投机取巧相互拆台的能力胜过了对技术和人类未来愿景的求索。
如果我们真的抱着客观务实的态度看待世界,仔细想想蔚来汽车、理想汽车到底有没有存在的理由和价值?
受国家产业政策调整、补贴加速退坡、行业竞争加剧等等多方因素的影响,深陷亏损泥潭的蔚小理们不仅很难看到盈利的前景,也可能面临作为救命稻草的资本抽逃的风险,最终洒落一地鸡毛。
这绝非危言耸听。
当然,至于为什么说小鹏有可能走到最后,正如一年前我曾阐述过的那样,它的中型轿车到紧凑级SUV到紧凑级轿车的车型投放方案,从用车环境、环保理念,以及整车售价方面讲,更接近现实需求和消费能力。
不过,小鹏能否最终成功,仍然要看其能否坚持正确的价值观,能否有如特斯拉汽车那样宽宏的格局。
事实上,相对于造车新势力,诸如吉利、长安、长城等传统车企倒有可能最终成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未来赢家,比亚迪都未必。
原因在于老牌车企有成熟的生产平台,有自我造血和输血的能力,完全不需要仰仗外部资本投行的脸色。
除了已经练就一身抗摔本领、品牌影响力甚大的特斯拉之外,上汽通用五菱、奇瑞新能源、广汽埃安、长城欧拉都已经或正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飞速赶超,它们的存在必将成为横亘在新势力眼前的又一道屏障。
至少,人们不会担心这些家伙会野蛮地挥舞镰刀,更不会担心非资本托起的品牌会轰然倒塌而失去最低限度的售后保障。
至于比亚迪,风光无限的背后也潜藏着诸多问题,一是真正属于新能源型的纯电动汽车的销量并不足够;二是整车没有明显的技术特长。
更重要的问题则在于独立运营但仍属一家的电池与整车业务,虽然有利于打造行业闭环并增强单车利润率,但两手都要硬的设想也会迎来更广泛的竞争对手甚或遭遇竞争对手的联合围剿。
这在国内,正常得很。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9月新势力造车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9月新势力造车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